• 검색 결과가 없습니다.

婦人雜方

문서에서 A Study on (페이지 51-54)

治療産婦胎死腹中不下, 取牛屎塗於腹部, 立刻出. 又取伏龍肝, 溫水調服, 胎兒頭頂粘土 而出, 神效.

又治療胎衣不出, 取萆麻子搗爛硏細末, 敷 足心, 即出. 胞衣流出, 速洗凈, 否則腸隨出, 若腸出則涂于頭頂部則腸自縮回. 又取伏龍肝 三錢, 溫水調服即出. 又取兔頭燒末, 用水調 服, 效果佳. 産後惡露不盡, 或腹中塊痛等, 各 種産婦疾病顯效方劑, 取幹地黃, 芎藭, 白芍 藥, 當歸等分量, 硏末, 每次服四錢, 取水一碗 煎煮剩七成, 取漬溫服, 服用時間不限.

婦人妊娠五至七個月, 因故墮胎, 或胎死腹 中, 惡露下, 疼痛不己, 口噤欲絕, 用此藥試知 胎兒是否完損無缺, 若胎無損則痛止且母子平 安. 若胎已損, 則直接排出. 此藥乃催生神藥, 取當歸六兩, 芎藭四兩, 硏末, 每次取三錢, 和 水一小盞共煎至微乾, 摻入酒一大杯煮沸. 去 漬溫服,若口噤不開, 灌服. 約人行五至七里 的時間後再服. 不超過二到三次, 便生.

治療産後中風, 口噤, 牙關緊急, 手足拘急, 取荊芥穗一兩, 微火燒, 硏細末, 每次二錢, 用 溫酒調服. 此藥有奇效, 如神之功.

大致上産室應以避風爲佳, 然而不可厚加衣

敷上用花鍼穿之. 謝觀. 東洋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 社. 1985. p.575.

455) 厄 : 危險. 處境困難.

456) 非常 : 不合常規. 左傳莊二五年 : “鼓用牲於社, 非常也.”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 辭源 修訂本. 香港. 商務印書館. 1987. p.1828.

457) 半産 : 此證多由氣血虧損, 不能養胎, 有因胎元有 熱者, 有因稟質素弱者, 有年力衰殘者, 有憂愁勞苦而 困氣精力者, 有色欲不慎而損其生氣者, 有跌撲閃挫 而損傷胎元者, 有因熱病溫瘧而胎受火爍者, 唯正産 如果熟自脫, 半産如生採, 破其皮殼, 斷其根蒂, 故半 産之重耍. 倍於正産宜補形氣, 生新血, 去瘀血, 加意 將護, 免成他疾. 謝觀. 東洋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 社. 1985. p.177.

添被褥, 産婦過於溫暖則腠理開泄, 易感中風 則神智昏沉. 有一婦人, 産後厚蓋衣且密閉房 門, 房內更以生火取暖, 久睡醒後卻神昏如醉, 不省人事. 家人驚慌, 有人將交加散給産婦服 用, 並說服用後必定睡覺, 睡中患者用其左手 搔頭即醒, 果如其言.

交加散, 治療婦人容衛不通, 月經不調, 小 腹拘急疼痛, 氣多血少結搏於內爲血瘕, 或産 後中風, 取生地黃三兩搗爛取汁, 生薑五兩搗 爛取其汁, 交互用汁浸泡藥渣一夜, 即稱爲薑 汁浸地黃, 地黃汁浸生薑. 直到顏色變燋黃, 汁 盡爲止, 硏細末, 普通腹痛, 用酒調服三錢, 産 後必服, 切勿遺漏.

治療産後出血過多, 心煩口渴. 取蒲黃末兩 錢, 用水調服. 若口渴舌燥嚴重時, 用新接井水 調服.

婦人産後患有三種疾病, 欎冒則多汗, 汗出 過多則大便秘結故難於用藥. 只有服麻子紫蘇 實粥, 效果定佳. 取紫蘇子, 大麻子各半合, 洗 淨, 硏極細末, 摻水再硏. 取一盞, 分兩次煮成 粥服用. 此粥, 不止是産後便秘服用, 老年人臟 腑氣虛便秘也可經常服用, 下氣效果尤妙.

婦人臟燥, 悲傷欲哭, 哈欠不斷, 無辜悲傷, 憂鬱. 取甘草炒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和 水六升共煎,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次溫服. 此 藥亦補脾氣.

妊娠下血稱爲漏胞, 胎血不足, 胎死腹中, 取生地黃半斤, 凊酒一斗, 煮沸兩到三次, 擰 干, 去漬, 隨時服用, 多服效果更佳.

治療婦人難産, 三日未出. 取兔頭燒末, 用 水調服, 效果極佳.

又治療逆産, 取蟬蛻二枚, 硏細末. 指撮取 少許, 用溫酒調服. 又有方取丈夫陰毛十四根 燒, 和豬油製成豆大的丸劑吞服, 則胎兒從手 持丸劑頭先出, 效果神驗. 又撮取少許伏龍肝, 用酒調服, 即出.

又治療橫産久不出, 取車前子或者菟絲子用 酒調服即下, 無酒用米湯代替效果亦佳.

又治療胞衣不下, 取弓弦用水煎煮, 飮其湯 五合, 即出. 又取榆白皮, 細切, 和水煎煮, 飮

其湯即下, 也適用于難産. 又吞服雞蛋黃, 即 出.

又治療倒産, 或胎死腹中, 取當歸末, 用酒 調服一藥匙.

又逆産, 手足寒冷, 口噤, 取葵子炒黃, 硏細 末, 用酒調服二錢, 即胎位轉順.

治療乳汁不下, 取土苽根, 焙乾硏末, 水調 服半錢, 溫服, 則乳汁多下. 又取括蔞實, 微炒 末, 用酒調服一藥匙.

治療産婦中風, 口噤, 舌縮. 取芥子一升, 硏 細末, 和醋三升共煎取一升, 敷于頷及頰下部 位, 立刻顯效.

凡妊娠時, 食用雞蛋及干鯉魚則小兒多生瘡.

又食用雞肉及糯米, 小兒多生 . 又食用麻雀肉 並豆醬則小兒顔面多生黑痣. 又食兔肉及犬肉, 小兒多啞而無聲或缺唇. 又桑葚和鴨肉一起食 用, 易使胎兒逆産. 又麻雀肉和酒一起食用則 小兒成年後縱欲放蕩不知羞恥. 又食用羊肝, 胎兒命多苦難. 又食鼈, 胎兒頸項多短. 又鴨肉 和犬肉一起食用則胎兒多無聲. 勿在陌生或異 常的地方小便, 必定流産.

第2條 小兒方

凡小兒 血肉柔脆 易染於疾 而 五變九蒸458) 變改萬端 非單方之所能具載 今略記易行方

小兒胎寒

459)

多患夜啼

460)

或晝夜不止 因

458) 五變九蒸 : 又名變蒸. 指嬰兒在生長過程中, 或有 身熱, 脉亂, 汗出等症, 而身無大病者. 此說始于西晋·

王叔和《脉經》. 隋唐以降, 内容不斷補充, 其說益 繁.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五 : “小兒變蒸者, 以長氣 血也.” 《憊急千金要方》卷五 : “凡小兒自生三十二 日一變, 再變爲一蒸. 凡十变而五小蒸, 又三大蒸, 積 五百七十六日, 大小蒸都畢, 乃成人.” 並谓“小兒所以 變蒸者, 是荣其血脉, 改其五臟.”《外台秘要》“其變 蒸之候, 令身熱, 脉乱, 汗出, 目睛不明, 微似欲惊.”

459) 胎寒 : ㊀ 妊娠感寒而致疾者. 此證由不守禁忌, 縱 恣口腹或食生冷或食風涼, 以致胎冷不安, 胸腹脹痛, 腸中虛鳴, 四肢拘急, 宜安胎和氣散. ㊁ 小兒因目妊 時感寒致生後後成疾者. 此證因産母妊時, 感受風寒 或過服涼藥, 胎氣受傷, 生後再失於將護, 致四肢逆 冷, 面色青白, 口冷腹痛, 身起寒栗, 時發戰慄, 曲足 握拳等. 宜用沖和飮當歸散等. 謝觀. 東洋醫學大辭 典. 서울. 高文社. 1985. p.483.

460) 小兒夜啼 : 指臟寒所致之葉尖哭啼. 因小兒腑寒, 夜屬陰, 寒逢陰必盛, 故五臟不安, 心神不寧而啼哭

此成癇

461)

癲爲癇也 當歸末如豆許大 以乳汁和 灌口令咽之 日夜三四扁 卽差

小兒卒驚 似有痛處 而不知疾狀 取雄鷄冠 血 臨兒口上 滴入小許 差

小兒時氣病

462)

浴法 取桃葉七兩細剉 水五升 煮十餘沸 去滓 看冷暖 避風 浴令汗出 差

小兒碗豆瘡

463)

欲發 及已發而陷伏

464)

者 皆 宜速療 不爾 毒入藏不可理 以猪血臘月取甁 盛 掛風中令乾 右取半棗大 加碌豆粉 又半棗 大同硏 溫酒調下 卽差 此瘡不可食鷄鴨卵 卽 時盲 瞳子如卵色 其應如神

小兒臍中生瘡

465)

燒甑帶 和猪膏付 小兒浸淫瘡

466)

東壁乾土末 厚付之 以止濕 爲限 良以日光初出照壁處也

小兒急黃

467)

面皮肉皆黃 生栝蔞枚 擣取汁 也. 故名夜啼. 韓城仁 黃啓金 王德全. 中醫證病名大 辭典. 北京. 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0. p.280.

461) 小兒癇 : 此證因小兒血氣未充, 神氣未實, 或爲風 邪所傷, 或爲驚怪所觸, 或乳食不節, 停結癖積而成.

多見神氣怫鬱, 瞪眼直視, 面目牽引, 口噤流涎, 腹肚 膨脹, 手足抽搦, 似死似生, 或啼或啞, 或項背反張, 或腰脊强直. 但必四肢柔仆地吐沫, 時作時醒, 非若痙 證之一身强硬而不醒. 驚風之不啼不吐沫也. 謝觀. 東 洋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社. 1985. p.74.

462) 時氣病 : 四季之間, 忽然有非時之氣, 侵害人體而 發生的及泵. 亦稱天行病. 南京中醫學院. 諸病源候論 校釋.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3. p.1274 463) 碗豆瘡 : 痘之別稱. 此證爲先天欲火之遺毒, 蘊藏

於骨髓深處, 至熱度流行之歲, 則因而外發. 謝觀. 東 洋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社. 1985. p.1012.

464) 陷伏 : 即黑靥. 病证名. 见《奇效良方》. 痘瘡收 靥時, 外感寒邪, 腠理复闭, 身痛四肢微厥, 痘转青紫 或呈黑色者爲黑靥. 出痘時感受风寒毒气弥盛, 心熱 與外熱壅郁, 蒸藤不消, 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 臟腑 阳气亏虚, 無阳以应, 或秽气冲触, 均可形成黑靥. 宜 审因施治.

465) 小兒臍中生瘡 : 即臍瘡. 嬰兒沐浴水入臍中, 或尿 溼繃袍致臍中受溼, 腫爛成瘡, 若脫衣爲風邪所襲入 於經絡則成風癇. 若臍腫不乾, 久則發搐. 謝觀. 東洋 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社. 1985. p.1093.

466) 浸淫瘡 : 『素問氣交變大論』歲火太過, 甚則身熱, 肌膚浸溼. 『金匱瘡癰腸癰浸溼病脈證篇』浸溼瘡, 從口起流向四周肢者可治. 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又』浸溼瘡, 黃連粉主之. 按此證由心火脾溼受風 而成, 初生如疥, 搔癢無時, 蔓延不止, 破流黃水, 浸 溼成片. 謝觀. 東洋醫學大辭典. 서울. 高文社. 1985.

p.539.

467) 小兒急黃 : 即小兒疸. 此證因脾臟虛弱, 運化失職, 溼熱留於肌膚所致. 多見身痛背疆, 二便澀滯, 遍身面

二合 生淸蜜二大匙 二味煖令相和 分再服 小兒臍瘡久不差 當歸末貼之

小兒黃病 百合根蒸過 蜜和食之

小兒癥瘕

468)

細末京三稜結次邑笠根 置羹粥中 沸 嬭母乳母食之 毌日 又取棗大和乳 與小兒喫 良

脫肛不縮

469)

用生韮一斤 細切 酥拌炒熟分 兩 以軟帛裹熨 冷則易 以入爲度

理小兒卒死

470)

方 燒豬糞 解水取汁服 又苦蔘, 醋炙取汁, 內口卽活.

又煎鹽湯令極鹹 灌口入腹 卽活 又熱湯和灰 厚擁身上 卽活

理小兒重舌 黃丹末如豆大 着舌下 止 小兒舌上生白胞

471)

如雪 用煮栗刺 以綿拭 去白屑洗之 日三四點 冬月用栗木白皮

472)

煮 汁 洗之拭之 勿令痛

小兒卒咳嗽 用好梨一顆 刺作五十孔 每孔 入真椒一粒 以麺水和作餅 裹梨外 用濕紙裹 兩重煨於煻灰中令熟 出停冷 去椒 令兒喫之

小兒卒咳嗽 用好梨一顆 刺作五十孔 每孔 入真椒一粒 以麺水和作餅 裹梨外 用濕紙裹 兩重煨於煻灰中令熟 出停冷 去椒 令兒喫之

문서에서 A Study on (페이지 51-54)

관련 문서